南方的“回南天”一到富腾优配,连着下了小半个月的雨,空气都能拧出水来。整个人就跟泡发了的蘑菇似的,浑身不得劲儿,头重脚轻,吃饭都没啥胃口。周末一大早,顶着湿漉漉的空气去菜市场,直奔相熟的陈姨摊位想买只老母鸡炖汤,去去这股子黏糊劲儿。
“陈姨,挑只靓鸡,炖汤!”我蔫蔫地说。陈姨麻利地拎出一只,眼睛却瞟到我手里拎着的几块有点蔫巴、还冒着小芽芽的生姜(放厨房角落忘了吃,发芽了),顿时眼睛一亮:“哎呀闺女,你这姜好啊!别嫌弃它发芽,这‘芽头姜’炖鸡,香得能把你家房顶掀喽!对付这种湿哒哒的天气,最顶用了!”
啥?发芽姜?不是都说发芽的土豆有毒不能吃吗?这发芽的姜……靠谱吗?我心里直打鼓。陈姨看我一脸狐疑,乐了:“放心!姜发芽没事!老祖宗传下来的法子,这姜发了芽,性子更‘通达’!用它炖鸡,汤鲜肉香,喝完浑身暖洋洋,把湿气往外赶,舒服着呢!听姨的,错不了!”
将信将疑,我拎着鸡和那把“丑丑”的发芽姜回了家。照着陈姨的法子炖下去……我的天!厨房里飘出来的香味,简直不像人间烟火!那是一种极其浓郁、醇厚、带着丝丝甜意的复合香气,霸道地钻入每一个毛孔,生生把窗外湿漉漉的霉气都压了下去!炖足时辰,揭开锅盖那一刻,金黄油亮的汤色,软烂脱骨的鸡肉,还有那被炖煮后变得绵软、释放出灵魂香味的姜块……喝一口汤,鲜!香!暖!那股暖流从喉咙直通到胃里,再慢慢扩散到四肢百骸,像被温柔的阳光包裹着,积压了几天的“湿重感”仿佛真的被这股暖香驱散了大半!这回,我是真的信了陈姨的话——这发芽姜,真是被埋没的宝贝啊!
展开剩余78%发芽姜?被嫌弃的“丑疙瘩”,竟是炖汤的“香饽饽”!
以前看到姜发芽,总觉得它坏了、没用了,要么丢掉,要么抠掉芽眼勉强用用。这次陈姨一席话,加上亲身验证,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
发芽姜 ≠ 坏姜!放心吃!姜发芽,是因为它本身富含营养,又遇到了适合的温度湿度。只要姜块本身没有腐烂、发霉、干瘪严重,仅仅是长芽,是完全可以食用的,没有毒性(这点和发芽的土豆有本质区别!)。当然,发芽会消耗姜块本身的养分和水分,会让它变得有点干瘪粗糙,辛辣味也会稍微减弱。
妙就妙在“芽头”和“通达”!陈姨那句“性子更‘通达’”,后来我琢磨了一下,还真有点道理。发芽的过程,意味着姜内部的物质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姜辣素可能转化为一些更温和、更芳香的成分。用它来炖煮,那股子“冲鼻子”的辛辣劲儿大大降低,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更醇厚、带着独特甜香的风味底蕴。这股香味物质,在长时间的炖煮中,能完美地与鸡汤的油脂、氨基酸融合,激发出令人惊艳的复合香气!这就是为什么它炖鸡特别“香到离谱”的秘诀!
去湿?暖身才是关键!其实严格来说,“去湿气”是个中医概念,我们作为普通美食文章,定位在“暖身”、“驱寒”、“帮助身体感觉舒适”更准确稳妥。姜本身性温,能温中散寒,促进血液循环。加了“芽头”的姜,虽然直接吃可能没那么辣,但炖煮后其温性的本质不变,在热汤的加持下,喝下去让人感觉从内而外的温暖舒畅,身体暖和了,自然就觉得不那么“湿重”了。
陈姨亲授秘诀!零失败“芽头姜炖鸡”大法
学会这个方子,家里发芽的姜再也不愁浪费了!炖出来的味道,保证让你的家人赞不绝口!
选材是基础:
鸡:老母鸡、笨鸡最佳!油脂丰富,耐炖,汤更香浓。半只或一只都行。让摊主帮忙斩成大块。
姜:一定要是新鲜发芽、无腐烂霉变的姜!芽点饱满、姜块捏起来还比较硬实的最好。用量要比平时炖鸡多!比如半只鸡,大概需要一大块(拳头大小)的发芽姜。
辅料:几颗红枣(去核,增甜暖胃)、一小把枸杞(最后放,增色补益)。盐!最简单的调味,最能凸显本味。
处理有讲究:
鸡块处理:斩好的鸡块用清水浸泡半小时,泡出血水(去腥关键!)。然后冷水下锅,加几片普通姜、一勺料酒,大火煮沸焯水3-5分钟。捞出鸡块富腾优配,用温水(别用冷水!)冲洗干净表面浮沫,沥干备用。
芽头姜处理:无需削皮!发芽姜的营养和香气很大一部分在皮和芽眼附近。用小刷子或牙刷,仔细刷洗干净表面的泥沙(尤其芽眼缝隙!)。用刀背轻轻拍裂(裂开就行,别拍碎!便于香味释放)。芽头嫩的部分掰下来,可以一起炖煮,这是精华!
炖煮是灵魂:
砂锅/厚底锅预热:砂锅是最好的选择,保温好,炖煮均匀。锅烧热,倒入一点点食用油(可用香油,更香),先放入拍裂的发芽姜块(包括嫩芽头),用中小火煸炒2-3分钟。神奇的事情发生了——你能闻到一股极其浓郁、不同于普通姜的生香味冒出来!
下鸡块:把沥干的鸡块倒入锅中,和姜一起翻炒。炒到鸡皮微微收紧,有些许焦黄边缘。
加足水,慢炖:一次性加入足量的开水!水量要没过所有食材,并高出至少两指节(因为炖煮时间长)。放入几颗去核红枣。大火煮沸。
撇浮沫,转文火:汤沸腾后,表面会浮起一些油脂和杂质(即使焯过水还会有少许),用勺子耐心撇干净,这是汤色清澈的关键。然后,盖上锅盖,转成最小的火苗(文火/菊花火),慢炖!这是成就一锅好汤的核心!
耐心等待奇迹:时间不少于1.5小时!时间是最好的调味料。小火慢炖,让芽头姜的香气、鸡肉的鲜味、油脂的醇厚一点点交融、渗透。炖到鸡肉酥烂(用筷子能轻松插入),汤色金黄浓郁,表面飘着诱人的油花即可。最后10分钟,撒入枸杞,盖上锅盖焖一会儿。
调味:关火前5分钟,加入适量的盐调味!盐放太早会使肉质发柴。尝尝咸淡,比平时喝的汤稍微淡一点点就行,因为越喝味道会感觉越醇厚。
喝汤吃肉!一碗下肚的“熨帖”体验
汤色金黄,香味霸道!开盖瞬间,那股融合了深沉姜香、浓郁鸡鲜的香气扑面而来,绝对是普通姜炖鸡无法比拟的层次感!汤色清澈金黄,浮着诱人的鸡油。
口感醇厚,暖意融融!喝一口汤,第一感觉是极致的鲜!紧接着是芽头姜带来的特殊醇香,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回甘,完全没有普通姜汤的“燥”或“冲”。咽下去,一股暖流迅速扩散开来,额头微微冒汗,寒气湿气仿佛真的被这暖汤“逼”了出来,通体舒畅!
姜块软糯,别有风味!炖煮后的芽头姜块变得软糯,入口即化,带着浓郁的姜香和吸收了肉汁的鲜美,试试嚼一块,别有一番滋味!鸡肉更是软烂脱骨,入口即化。
关键:趁热喝!这碗汤的灵魂在于“热”。在感觉湿气重、身体发沉的日子,趁热大口喝下,让暖意充分渗透,效果最佳。
写在最后
真没想到,曾被我们嫌弃地丢进垃圾桶的发芽姜,竟是菜市场大妈们心照不宣的炖汤秘宝!经过时间的洗礼(发芽),它褪去了些许锋芒(辛辣),却沉淀出更醇厚、更迷人的芳香底蕴,与老母鸡的丰腴鲜美相遇,共同谱写出这锅“香到离谱”的灵魂暖汤。它或许不能药到病除,但那碗金黄汤水下肚后,从舌尖暖到脚底的熨帖感,驱散周身黏腻的轻松感,便是对这“厨房宝藏”最好的褒奖。
各位厨房达人富腾优配,你家还有哪些“变废为宝”的神奇食材妙用?或者试过这“芽头姜炖鸡”没?欢迎来评论区晒晒你的靓汤和心得呀!
发布于:湖南省蚂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