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来了
万物猛长
作为广东人的“老朋友”
上能飞天遁地
下能吓哭猛男
碰到它仅短短几秒
可能要用一生治愈
的“地表最强”生物
也进入了繁殖旺盛期
对
说的就是
曱甴(yuēyóu)
又称蟑螂、小强
谈起蟑螂,广东人恨得牙痒痒。但事实上,蟑螂除了有备受讨厌的一面,还有无辜“躺枪”、全身是宝,可入药入妆甚至入酱等意想不到的特点和用途。
今天的《搞边科》,保准让你重新认识这群神出鬼没的“邻居”。
图说:蟑螂。图源:广东共青团
99.2%的蟑螂是益虫
蟑螂所属的蜚蠊目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动物类群。因中国的南方地区具有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尤其是云南、贵州和广东等省,成为蟑螂们的理想栖息地。
广东的蟑螂界有三大“扛把子”,分别是德国小蠊、美洲大蠊和澳洲大蠊。事实上,这三大族群只是蟑螂物种中的“零头”。
生物学界目前发现的蟑螂物种大约有6000种,其中绝大部分都生活在大自然,是自然界重要的分解者。它们不但不接近人类,反而是人类入侵大自然的受害者,很多分布狭窄、对环境要求高的独特种类,例如洞穴种盛谷策略,很可能在被科学界发现和描述之前就已经灭绝。
在约6000个物种中,仅有50种被认定为害虫,即会入侵人类家庭,携带多种致病原,带来传播疾病的潜在可能。换句话说,那就是只有0.8%左右的蟑螂是害虫,其余99.2%都是益虫呀!
图源:电影《唐伯虎点秋香》
生活在野外的原生蟑螂不仅不“核突”,还十分多姿多彩,构成了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一环。例如有闪烁着美丽金属光泽的光蠊,喜欢访花的真鳖蠊,生活在朽木里的弯翅蠊,还有萌萌哒、能团成一个球的球蠊等。
图说:隶属于大光蠊属的缘点大光蠊生活在野外,C、D图分别为雄性和雌性缘点大光蠊。 图源:中山自然资源微信公众号
而干扰人类正常生活的蟑螂“异类”,也并不是全部都适应了人类环境。例如“大块头”蟑螂美洲大蠊,它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是人类住所周边的室外,即房前屋后的杂物堆、垃圾堆,下水道等。所以,那些“大高个”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室外度过,只是时不时进屋串个门“唠嗑唠嗑”。
如果要细分到哪个品种是“地表最强”?身型娇小的德国小蠊是当之无愧的“地球霸主”。它们完完全全适应了人类环境,世世代代与人类不离不弃,一生生活在室内并且繁衍壮大,随着人类的脚步遍布全球,目前唯一还没有征服的只有南极洲。
是异类,也是强者
就是这0.8%左右的物种异类,凭一己之力,奠定了人类对整个蟑螂家族约6000个物种的刻板印象。影响力之广之深远,除了与它们叹为观止的生理结构有关,其身心素质、适应能力都可圈可点。
变“害”为宝:入药、入妆、入酱
既然蟑螂这么强,人类岂能轻易“放过”?
图源:广东科普
入药
我国蟑螂入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曾记载:“蜚廉,味咸。主治血瘀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闭,内寒无子。”
而现代科学研究证实,蟑螂体内含有多种神奇活性成分,如表皮生长因子能促进伤口愈合,抗菌肽可以对抗耐药菌,多肽类物质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等等。
“蟑螂有很大的药物开发前景。”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研究员陈楠介绍,20世纪70年代以来,蟑螂的应用研究进展迅速,以其为原料开发出多个中成药品种,如康复新液、心脉隆注射液、肝龙胶囊等,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佳效。
研究蟑螂的脚步从未停止。近年来,多所高校科研团队围绕蟑螂开展科学研究,目的是为开发疗效更好的临床药物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图说:蟑螂饲养房。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昆虫科学与技术研究所的李胜教授团队对美洲大蠊和德国小蠊开展一系列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图源:人民网
入妆
除了入药,蟑螂还能入妆。例如,某些面膜成分含有甲壳素,甲壳素是通过从蟑螂翅膀提取加工而成的,有很强的保湿锁水能力,对改善肤质有很强的作用;又如某些口红的珠光成分,是从蟑螂的外壳提炼而来的;修复精华也可能含有从蟑螂提取的活性肽……
有资深配方师介绍,品牌方通常不会在成分表中直接标注“蟑螂提取物”,而是使用“昆虫蛋白”“甲壳素”等专业术语,“但改变不了蟑螂正在成为美妆界新宠的事实”。
入酱
食品工业中常用的虫胶(E904),其实是由紫胶虫分泌的树脂制成,而蟑螂提取物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作为替代品。例如,某些花生酱、糖果中会添加经过严格处理的蟑螂提取物作为天然乳化剂和增稠剂。
食品安全专家强调:"这些添加剂都经过严格的安全评估,食品工业中使用昆虫成分其实有着悠久的历史。"
图说:做实验处理后的德国小蠊饲养罐。图源:人民网
入饲料
蟑螂作为一种廉价的蛋白质来源,还是能提供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营养品。例如以蟑螂作为家禽和鱼类的饲料,能有效促进家禽和鱼类快速生长。
入……
事实上,科学家们正努力探索蟑螂更多潜在价值:利用它们高效分解有机物的特性处理餐厨;研究它们在辐射环境下的生存机制助力航天科技;模仿其运动原理开发救援机器人;甚至从外壳提取可降解塑料替代品。
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未来还可能会出现“定制化蟑螂”,专门生产特定药用成分。
划红线:家里的蟑螂别乱研究
据媒体报道,走进四川某蟑螂养殖基地,数亿只美洲大蠊从卵鞘开始就处于全封闭环境,在特制的恒温恒湿无菌养殖箱中有序生活。工人们穿着无菌服,像照顾珍贵药材一样精心培育这些"制药明星"。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人工养殖的蟑螂不脏,但家里四处跑的蟑螂,携带着大约40~50种致病细菌、病毒和真菌,不能拿来研究,也千万别拿来补充蛋白质哦!
如果人类吃了被蟑螂污染的食物,还会患上肠胃炎、食物中毒、痢疾、肝炎、肺炎、脊髓灰质炎、结核等疾病。
除了传播疾病外,这0.8%左右的物种异类因有一套咀嚼型口器,可以把任何适口的物品当作磨牙的对象,大到桌椅板凳、小到书籍报刊。如果扩大到更大的范围,蟑螂可以侵入电力系统和公共交通系统,造成地铁等公共交通停运、电力系统突发短路等危害。
那如果家里已经出现了蟑螂,该怎么防治?总体来说,需要加强清洁和施放毒饵“双管齐下”。保持家里干净整洁、干燥通风,不要在室内留任何食物(包括宠物粮)、厨余垃圾过夜,这样可以尽可能断绝蟑螂的食物来源;将毒饵少量多处放在墙缝、柜子内侧的角落和缝隙处等,每半个月检查和补充新毒饵,耐心坚持,能有效减少家里的蟑螂数量。
你还有什么防治蟑螂的妙招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盛谷策略
蚂蚁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